The report by Youth Daily News (updated: 05/12/2010)

「探七」任務成功 驗證電離層特性
記者李奕縈/台北報導

國家太空中心昨日宣布,台灣自行研發的探空七號火箭成功完成科學實驗任務,此次獲得的科學資料完整分析後,將有助了解電離層不規則體特性與形成原因,另與福衛三號衛星資料相互驗證,進一步探究電離層對人造衛星通訊品質影響。

一九九八到二○○七年間,國家太空中心陸續發射六枚探空火箭,本月五日晚間,探空七號在屏東九鵬基地完成發射,執行大氣「電離層不規則體」的研究,並與福爾摩沙衛星三號聯合觀測,了解電離層中電子密度分布不均現象的空間分佈。

中央大學校長蔣偉寧表示,探空七號從規劃、研發、系統設計,以及火箭上的科學實驗儀器(稱為科學酬載)製作,到火箭發射,全為MIT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創下台灣太空科技的重要里程碑。

探七發射高度為兩百八十九公里,射程兩百一十公里,推力性能與高度超越歷次任務,另火箭上配置六項酬載,亦創下最多酬載同時進行實驗的最高紀錄。此外,探七計畫首次讓桃園復旦中學五位高中生參與研究,奠定台灣太空科技人才培育,向下扎根的基礎。

中央大學教授朱延祥強調,台灣位處於赤道異常區,電離層變化活躍及不規則,易影響人造衛星的通訊品質,探空七號驗證電離層不規則體的特性與分佈區域,可提供未來改善衛星通訊品質的方法。例如避開偵測到的電流層不規則體區域,更換不同位置地面接收器,接收衛星訊號;或提高通訊頻率,避免訊號干擾。

《閱報秘書》電離層

電離層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層,大約位於高層大氣五十至五百公里的位置,充滿著太陽輻射現象所產生的自由電子和離子。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人類才發現電離層的存在,當時衛星通訊及海底電纜技術尚未成熟發展,越洋通訊主要是利用電離層與地表這兩個良導體反射電磁波,作為短波通訊的天然導波系統(Wave guide),此傳播方式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李奕縈)

原文轉載自【2010-05-11/青年日報/6/新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