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SPO & NARL announcement (updated: 05/11/2010)

探空七號火箭完成科學實驗
NSPO / 2010/05/10

次軌道科學實驗計畫為第二期十五年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主軸計畫之一,以探空火箭科學實驗為執行策略,目標在於經由探空科學實驗的發展,達成探空科學任務的自主規劃、科學儀器的自主研製、提供太空元件發展飛行測試平台等計畫目標,同時經由火箭關鍵技術的逐步提昇,奠定發展自主發射衛星的科技基礎。

1998年至2007年期間,太空中心曾陸續發射六枚探空火箭,探空七號火箭則於201055號晚間750分完成發射。探空七號火箭的設計,具備鼻錐罩開啟的功能,使科學酬載在火箭進入電離層之後,能夠正向迎風進行量測。另外,探七火箭的設計也提昇了其整體的性能,包括發射高度、射程及系統的可靠度。55日探七的發射高度及射程分別為289公里及210公里,其推力性能超越歷次探空火箭任務。

探空七號火箭的鼻錐罩於火箭昇空後58秒開啟,隨即以中央大學團隊所研製之酬載,進行電離層不規則體科學實驗。所搭載之科學酬載是由兩個離子捕獲器(Ion Trap),一個阻滯電位分析儀(Retarding Potential Analyzer),一具電子溫度探測器(Langmuir Probe),並搭配姿態量測計(Aspectmeter)與全球定位儀(GPS)所構成。六項酬載同時進行次軌道科學實驗,為我國探空火箭科學實驗的首次。科學酬載的量測參數包括電離層電漿密度、離子溫度、電子溫度以及火箭飛行座標與姿態。

在地面觀測設備方面,則包括位於九鵬的30 MHz52 MHz特高頻雷達各一座、位於中壢的52MHz特高頻雷達與電離層觀測儀各一座、福爾摩沙衛星三號三頻標識(TBB)訊號接收機一具及高解析度GPS接收機一具。所觀測的參數包括電離層E層(88公里到144公里高度之間)與F層(144公里到384公里高度之間)電子密度不規則體的空間分布,以及人造衛星訊號的閃爍現象。

探空七號火箭所達成之之科學成果如下:
一、利用離子探測器驗證福爾摩沙衛星三號量測所計算出之電離層電漿密度,以定量估計
GPS掩星法反演計算之電離層電漿密度的正確性。

二、利用地面特高頻雷達,配合探空火箭電離層電漿密度之量測結果,研究電離層不規則體之特性以及其形成原因。

三、結合地面特高頻雷達之干涉法的觀測、福爾摩沙衛星三號三頻標識
(TBB)訊號的閃爍現象,以及探空火箭所量得的電離層電漿密度之垂直分布,估算電離層不規則體的位置與漂移速度,以增進電離層對人造衛星通訊品質影響的瞭解。

四、透過電子溫度與離子溫度的量測,探討電離層不規則體中之電漿化學反應與背景電離層的差異,進一步了解電離層不規則體的發生機制與其熱力特性。


探空七號計畫團隊今日於國家實驗研究院舉行成果發表會,會中將由國家太空中心說明任務規劃與執行的過程,並由中央大學科學團隊說明酬載研製成果、火箭飛行中資料下傳狀況及所獲科學資料的初步分析評估等,以期外界對探空七號科學實驗任務有更完整的了解。

探空七號火箭科學實驗完成發射
NSPO / 2010/05/05

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在第二期太空科技發展計畫中,規劃執行次軌道科學實驗計畫,以探空火箭研究台灣上空的太空天氣物理現象,發展相關民生應用科學,並藉此提升我國太空儀器自主研製能力與探空火箭發展技術,建立衛星及發射載具相關技術之基礎。自1998年發射探空一號起,太空中心曾發射六次探空火箭,完成包括量測大氣氣輝、電離層、電漿密度等大氣及太空環境之物理特性等的科學實驗,以及GPS、磁力計研製及火箭鼻錐罩開啟等太空科技之飛行驗證。

55日晚間750分,探空七號火箭科學實驗於九鵬基地展開,執行電離層不規則體科學研究。台灣位處中低緯度之間,電離層變化活躍且會影響通訊品質,因此探空七號火箭的實驗兼具科學研究及實際民生應用的價值。同時,所獲之實驗數據亦可與當天福衛三號的電離層量測資料相互驗證。

探空七號火箭是由一枚兩節式探空火箭,以約85.3度的仰角向東發射,在第一節火箭推進加速6秒脫節之後,第二節火箭於發射後第12秒點燃,繼續推舉火箭加速、並於第42秒結束第二節火箭的推進。發射後約58秒時火箭的鼻錐整流罩分離,此時探空七號火箭的離子探測科學儀器開始執行量測,同時將科學資料經遙傳系統下傳到地面接收站。火箭約在第270秒時到達約280公里的最高點後開始返回大氣並落入太平洋中,飛行過程提供科學實驗的總時間長度約為470秒。

探空火箭此次成功的發射並取得珍貴的電離層量測資料,除使學研界得以進一步了解電離層不規則體之特性與形成原因及其對通訊品質的影響外,也再一次驗證我國太空相關導控技術,意義著實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