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port by UDN (updated: 05/11/2010)

咻!發射火箭 5高中生震撼體驗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 2010/05/11

上周三晚上,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發射「探空七號」火箭成功,其中不只研究人員的貢獻,還有復旦高中錢皓群、劉安庭、林中勝、張震民、張逸5位學生,這是國內首次有高中生參與太空計畫。

1998年起,太空中心曾陸續發射7枚探空火箭, 探空七號的發射高度為289公里、射程210公里,推力、性能都超越歷次探空火箭任務。

復旦與中央大學締結策略聯盟,校長段台民約2年前和中大研發長朱延祥談定,選派學生參與太空計畫。復旦地球科學老師王貞琇說,當初吸引了約40位有意願的學生,透過筆試、兩人合作解決問題和面談選出5位,他們每星期六都要到中大一起訓練,幫忙架設天線、組裝接收機、處理數據和學習簡單的程式邏輯,暑假也要參與兩周的密集課程。

「他們一直處在很興奮的狀態!」王貞琇表示,太空計畫花去學生不少時間,但從來沒有聽過他們喊累。雖然探空七號發射延宕讓學生失望,但發射當天,王貞琇帶了4位同學去屏東的發射現場,看著火箭升空「震撼非常強烈!」

高三學生錢皓群用「期待已久的3000萬沖天炮」形容探空七號,他的心得報告說,火箭隨著倒數發射升空,令他興奮不已;尤其是發射時的聲音,大到摀住耳朵還是很大聲,就像身歷於電影中NASA執行太空任務的感覺。王貞琇說,學生們多半了解父母擔心他們的課業表現,必須自己和父母溝通、和老師討論功課。5位學生中有4位讀高三,其中3位已經錄取大學。

中大太空科學研究所專案助理研究員蘇清論表示,日本的太空火箭實驗有不少高中生參加,這是國內首次讓高中生參與太空計畫,預計2012年發射的探空九號一樣會開放高中生加入,向下紮根、培育更多科技人才。

探空火箭發射成功 首次高中生參與太空計畫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即時報導】2010.05.10 09:23 pm
 
上周三晚上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發射「探空七號」火箭成功,其中不只研究人員的貢獻,還有復旦高中錢皓群、劉安庭、林中勝、張震民、張逸5位學生,這是國內首次有高中生參與太空計畫。

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專案助理研究員蘇清論表示,日本的太空火箭實驗有不少高中生參加,這是國內首次讓高中生參與太空計畫,預計2012年發射的探空九號一樣會開放高中生加入,向下紮根、培育更多科技人才。

國人自製「探空七號」升空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台北報導】2010.05.06 03:21 am

等了快一年,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第二期太空科技發展計畫中的「探空七號」火箭,昨天晚上七點五十分發射成功。它將執行大氣電離層的「不規則體」研究,太空中心預計三個月後提出正式報告。

從一九九八年發射「探空一號」起,太空中心曾經發射六次探空火箭,這次是第七次,期間完成量測大氣氣輝、電離層、電漿密度等科學實驗,以及實際驗證國人有能力研製GPS、磁力計及火箭鼻錐罩開啟等技術。

「探空七號」主持人、太空中心系統工程組組長陳彥升說,當火箭發射成功的那一刻,在屏東中科院九鵬基地的二、三十名人員歡聲雷動。這枚火箭飛行過程提供科學實驗的總時間長度約為四百七十秒,最大高度約兩百八十公里,完成任務後掉進太平洋,它將研究電離層中的「不規則體」。

陳彥升解釋,台灣位處中低緯度之間,電離層裡離子變化活躍、分布不均,會產生亂流和波動訊號,進而干擾地面上的GPS定位等通訊品質。他希望這次實驗傳回來的數據,能與福衛三號的電離層量測資料相互驗證,增加國人對「不規則體」的了解,進而尋求解決。   

「探空七號」火箭發射成功
【聯合報╱記者蔡永彬/即時報導】

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第二期太空科技發展計畫中的「探空七號」火箭,在昨天晚上750分發射成功。它將執行大氣電離層的「不規則體」研究,太空中心預計3個月後提出正式報告。

「探空七號」主持人、太空中心系統工程組組長陳彥升說,這枚火箭在空中飛行時間約40秒,最大高度約280公里,完成任務後掉進太平洋,它將研究電離層中的「不規則體」,就是電離層裡離子變化產生的亂流和波動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