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eport by The Liberty Times
太空魔術方塊 可望預測地震前兆
2015-01-28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電離層離子濃度異常減少,可能是地震前兆。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研發的「先進電離層探測儀」,長寬高各十公分,一個探針就包含四項功能,可同時量測離子密度、速度、溫度與電子溫度,創下全球最輕、最小的電漿量測器紀錄,可望成為量測地震前兆的新利器。
該探測儀預計於明年第一季,隨著福爾摩沙衛星五號升空驗證。
這個完全由國人自製的先進電離層探測儀,是由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副教授趙吉光團隊研製而成,為國際間首創以單一探針實現四合一量測。
國家太空中心首席科學家劉正彥說︰「趙吉光從大學三年級開始參與太空電離層研究,從學生做到變成教授,坐實了廿年磨一劍。」
國人自製探測儀 明年隨衛星升空
這座先進電離層探測儀大小接近魔術方塊,重僅四公斤,比福衛一號搭載的電離層電漿電動儀輕了十公斤。衛星搭載儀器上太空,每載重一公斤要十萬美元,減少十公斤等於省下一百萬美元。
趙吉光表示,太空魔術方塊一秒鐘可監測取樣電離層電流八千一百九十二次,是美國太空總署DMSP衛星的兩百五十六倍,解析度世界最高。
由於只有四公斤重,因此設計一個探針以每一秒鐘任務交換的方式,分別量測離子密度、速度、溫度與電子溫度,量測地震前兆的可能預警,以及與通訊、定位、導航息息相關的電漿不規則體等太空氣層狀況。
中央大學副教授趙吉光(右二,記者湯佳玲攝)團隊。
先進電離層探測儀(國研院提供)。
太空魔術方塊 測地震前兆利器
〔記者湯佳玲/台北報導〕觀測地震前兆將有新利器!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研發太空中的魔術方塊,長寬高各10公分,一個探針包含4種功能,能夠量測離子密度、速度、溫度與電子溫度,開啟地震前兆研究的契機,預計明年第一季隨著福爾摩沙衛星五號升空驗證。
太空魔術方塊的正式名稱叫做「先進電離層探測儀」,是由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副教授趙吉光團隊負責研製,是國內自製科學酬載首度登上福爾摩沙衛星,也是國際間首創以單一探針實現四合一量測,並且全球最輕、最小的電漿量測儀器。
國家太空中心首席科學家劉正彥表示,民國91年3月31日宜蘭外海發生芮士規模6.8的地震,福衛一號在地震前1~5天偵測到電離層離子濃度異常減少,亦即電離層變化可能是地震前兆,尤其台灣是全世界地震規模5以上最集中的地區,更值得研究。
趙吉光表示,太空魔術方塊,1秒鐘可取樣電離層電流8192次,是美國太空總署DMSP衛星的256倍,因此解析度世界最高,達到公分等級,由於重量只有4公斤,因此1個探針以每1秒鐘任務交換的方式,分別量測離子密度、速度、溫度與電子溫度,量測電離層變化的地震前兆預警,以及與通訊、定位、導航息息相關的電漿不規則體等太空天氣。
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副教授趙吉光(右二)團隊負責研製「先進電離層探測儀」,將用來研究地震前兆。(記者湯佳玲攝)